姓名 *
電話 *
單位 *
需求 * 提交 |
上海財經大學師生熱切關注黨的二十大開幕!發表時間:2022-10-16 11:47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設立主會場和各二級單位分會場等形式,組織全校黨員干部師生通過網絡、電視等方式積極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 校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在國定路校區主會場集中收看學習,并于開幕會后組織學習交流。黨委書記許濤主持學習會,領導班子成員逐一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黨委書記許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所作的報告,系統梳理和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非凡十年的重大成就與重要經驗,面向未來,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教育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支撐。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教育振興是民族復興的應有之義,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也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重要支撐。要心懷“國之大者”,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學校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全面覆蓋、層層深入、逐步遞進,引導全面系統學習。從原汁原味讀原文悟原理開始全面深刻領會報告精神實質,激發工作思考,堅定工作方向。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在建設鮮明財經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與成效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踐行經濟匡時校訓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上財人新的貢獻。 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元春 :二十大報告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總號角。報告在總結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和偉大成就的基礎上,對全面展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規劃。它不僅確定了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使命任務、戰略舉措、黨的中心任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涵和本質要求進行了系統闡述和全面確定,更為重要的是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經濟、科教、政治、法治、文化、社會、生態、安全、軍隊、祖國統一、黨建等方面進行了戰略安排。二十大報告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共產黨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期和民族復興的關鍵期思想創新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里程碑意義的政治文本,它勾畫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在關鍵期實現全面突破的總體綱領和基本施工圖。 作為大學校長和一名社會科學工作者,一是要不折不扣地全面領會報告精神,將其貫穿于立德樹人的全過程;二是要從學理角度加強對報告精神的詮釋和研究,積極參與到國家的理論創新和經濟社會規劃中。 常務副校長徐飛: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二十大報告,內涵豐富、深刻精辟、大氣磅礴、高屋建瓴、催人奮進。二十大報告作為一個綱領性的政治文獻,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擘畫了宏偉藍圖。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中國式現代化充分體現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教育教學、學科建設、咨政啟民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新時代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宏:作為教育戰線工作者,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以“強財經特色、上一流水平”為主線,秉承“厚德博學、經濟匡時”校訓,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譜寫學校事業發展新篇章。學校紀委要站在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高度,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堅決履行好紀委監督責任,結合巡視整改工作,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當前,學校紀委在校黨委堅強領導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監督的重大政治責任,落實落細工作舉措,做到兩不誤兩推進,以實際行動迎接二十大的勝利閉幕。 副校長劉蘭娟: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全體上財師生來說,大會的勝利召開,極大的提振鼓舞我們的精神、增強大家的信心。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關注到報告中明確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明確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人才強國的戰略。結合工作實際,下一步要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上有所作為,貢獻力量。 副校長方華: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對這一點我們都感同身受,每一位上財師生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奮斗者。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新境界。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每一位黨員都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下一步,我們要帶頭做表率,帶領好黨員干部群眾深刻領會報告的精神實質,將學習成果落實到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各領域,積極謀劃、主動有為,為學校的事業發展大局做好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副校長陳信元: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內容豐富、鼓舞人心。未來一段時間,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并結合自身工作去落實。報告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高校,要既要深入思考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明確拔尖人才的內涵,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又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無論是國內國外,校內校外的高層次人才,要引好用好。 副校長姚玲珍: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特別是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振奮人心。所以,首先需要全面深入學習報告內容,做到學深悟透,切實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第二,報告關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新論斷,跟與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對研究生教育有強烈的指導意義,要貫徹到研究生綜合改革和教育質量提升中。第三,要切實做好二十大精神的“三進”工作,通過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導師培訓等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黨委副書記朱鳴雄: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感報告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報告指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這一系列論述為高校從戰略性全局進一步做好學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一定要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堅持原原本本學、反復深入學、結合實際學,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校長助理李增泉: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振奮人心、內涵豐富。十年來我們黨和國家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偉大變革,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指導,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解讀,以及通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等論述既是對高校教育事業的肯定,同時也給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的精神。結合教育部正在開展的2035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工作,高校將國際化和本土化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這也體現了一種中國式的學科建設發展路徑,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方向性指引的重要意義。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慶生: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二十大報告,吹響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是一份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綱領。報告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作了前瞻性、系統性的科學謀劃,為我們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導和基本遵循。我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目標。我們一定要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做好黨建和干部隊伍等工作。結合組織工作實踐,要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建設的系統性思維,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工作,提高黨組織的組織力。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章益國:黨的二十大隆重開幕,氣氛熱烈、振奮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所作的報告,高瞻遠矚、舉旗定向,凝聚了全黨智慧,反映了人民期盼,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校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員工通過多種形式積極收看收聽開幕盛況?!皩W習二十大 上財在行動”,學校將以“學習、宣傳、宣講、三進、培訓、研究”為關鍵,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研究宣傳全覆蓋,結合學校實際,突出學校特色,抓好二十大精神的貫徹落實。 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杰普:懷著激動心情,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感受偉大中國。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和強烈使命擔當,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明確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開啟新的篇章,引領新的航程。作為一名統戰干部,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上財師生認真聆聽、學習、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融入到盛會召開的濃厚氛圍中。大家紛紛表示,盛會凝聚人心、報告催人奮進! 會計學院靳慶魯教授:這十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三件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接續奮斗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提高智能化環境下人才培養質量,建設教育強國而不懈努力! 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范子英教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消除了1億人口的絕對貧困,不僅為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基礎,也為全球的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更為解決全人類長期面臨的貧困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們要在今后的經濟學理論研究中,提煉中國經濟偉大成就的理論貢獻,講好現代化偉大建設的中國故事。 金融學院李曜教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這有幾個特征:全球人口最大規模國家的現代化、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和平發展的現代化。因此,這是與全球其他國家面臨不同特征的現代化,必然要結合中國國情、探索自身道路。這是對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路的定義,是指導我們具體工作的大方針。 經濟學院伍山林教授: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我覺得推動、加快、主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階段我國的經濟大戰略。這個經濟大戰略,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所做的前瞻性思考和全面性謀劃,其整體性推進將主導我國未來相當長時期偉大的經濟實踐。這對我國未來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也展現了我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和愿望。 商學院董靜教授:作為高校教書育人的一線教師,一方面為我國在高等教育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奮和自豪;另一方面我感到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培養人的責任重大。如何在未來新的挑戰中,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來培養人才?通過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我認為還是要以“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在人才培養上謀篇布局。要敢于突破,根據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的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來培養人;要有大局觀,以新格局、大視野來培養人。 數學學院徐定華教授: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讓我們教師感受到了使命與擔當,為我們教書育人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們要始終堅持“學識淵博、啟迪智慧、嚴慈相濟”為師準則,嚴謹治學,嚴謹執教,教書育人,關注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文學院黨委書記范寶舟:黨的二十大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深入、客觀、全面地總結了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來我國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高屋建瓴地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和科學行動方案。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郝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將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加強學生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加強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增強志氣、骨氣、底氣,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淑范:作為高?;鶎狱h建工作者,理應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實踐工作中,堅持人民至上,積極踐行一線規則,立足師生關切的成長需要努力開新局;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探索有效的工作路徑,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為推動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上海市第七屆大學生骨干培訓班成員周江南: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特別指出,全面依法治國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青年學生,總書記的教誨令我振奮不已,這既是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路線指引,更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法律這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性“武器”的真切期待。 (供稿:李衛、王雅靜、任斌 供圖:連鍥、各單位 編審:章益國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