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1129781
獲取培訓方案

獲取培訓方案

副標題

姓名
*
電話
*
單位
*
需求
*
提交

“中國式現代化與新發展格局”:第二屆區域重大國家戰略協同發展研討會召開

發表時間:2022-12-12 10:16

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12月7日,第二屆區域重大國家戰略協同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本次會議以“中國式現代化與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聯合主辦,由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校董單位友山基金支持舉辦。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潘曉崗,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濤,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強鵬程,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黨委副書記趙睿,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增泉,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馬文才,上海證劵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領導楊軍,友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宇龍出席會議。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名譽會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范恒山,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覃成林線上參會。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各地駐滬機構、各區合作交流辦和投促部門、各地在滬商協會、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多家媒體共同參會。

開幕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強鵬程主持。強鵬程副主任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出席此次會議的各位嘉賓。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潘曉崗致辭,他表示,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此次“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可視化系統啟動和指數研究成果發布,通過凝聚多方智慧,進一步找準合作需求,合力提出對策措施,為深入推進區域重大戰略協同發展,助力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提供了有益探索。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致辭中表示,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實施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引領我國區域發展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此背景下,論壇聚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協同發展,搭建政策界、學術界和實踐界的交流、合作、對話平臺,推動形成合力,深入服務國家區域重大區域戰略,非常重要,也恰逢其時?!吧虾Ec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指數”及交互式空間可視化系統作為區域實踐的公共服務產品,這些成果是上海財經大學服務上海、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重要體現,是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展現中國氣派和上海標準的一次生動實踐。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和協調發展政策需求,促進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新型區域合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與上海財經大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會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潘曉崗,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濤,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黨委副書記趙睿共同啟動了“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可視化系統,發布了聯動指數研究成果。該系統按照“五位一體”功能架構設計,能實時展示區域合作聯動現狀,實現數據挖掘、分析預測、大數據應用、專報生成等系列功能,為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及時推送區域合作動態,以數字化、信息化賦能新型區域合作高效、有序、協調運行。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聯合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及相關職能部門連續三年共同打造“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指數”,綜合考慮市場、社會、政府三個層面的合作,構建起涵蓋產業關聯、商貿聯系、創新合作、交通人口、社會文化、公共服務以及政府合作7個方面近50個指標的評價體系,綜合運用多元流量與關系數據,對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的區域聯動現狀進行量化分析。指數研究對象共145個城市,涵蓋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及其他副省級城市,長江經濟帶主要城市,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主要城市以及上海對口幫扶和對口合作城市。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對該指數研究成果進行解讀。從2021年數據的指數研究結果來看,上海與樣本城市間的區域聯動水平呈現出一定的梯度分布特征,可以分為強聯動、較強聯動、一般聯動、較弱聯動和弱聯動五類。北京與上海的聯動發展指數最高,另外蘇州、杭州、深圳、南京與上海之間也形成了較好的合作基礎和較強的聯動發展特征,這5個城市共同構成了強聯動樣本。此外,較強聯動樣本城市依次包括武漢、無錫、廣州、寧波、成都、合肥、重慶、天津、南通、嘉興、常州、鄭州、紹興、西安、青島等城市。而與上一年相比,排名較前的城市相對較為穩定,變動幅度整體較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與主要城市之間的聯系合作內生于各自發展需求之中,形成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基于指數研究結果,一方面,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龍頭引領作用較為明顯,特別是上海大都市圈整體形成了較強的城市聯動效應,滬蘇同城化趨勢顯著;另一方面,上海建設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具有堅實的基礎,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成渝地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區域之間的聯動格局初步形成,并進一步帶動了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協調發展,國內大循環已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發展體系。

會上,黃奇帆、范恒山、許濤、劉秉鐮和覃成林發表主題演講。主題演講環節由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增泉主持。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名譽會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范恒山作題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彰顯長三角區域的特色與擔當”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持續探索和艱苦奮斗,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全國各地區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創造性的努力既構成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同時為其它地區提供多方面的參照與鏡鑒,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正因為如此,各個地區都應秉持國家情懷和全局思維,從實際出發做好每一項工作,最好的展現自己的特色和擔當。

長三角區域作為我國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戰略地位舉足輕重,示范效應非同一般,有條件、有必要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一些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和重大事項進行探索試驗,為全國提供良好范式和有益經驗。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質要求、戰略安排、重大原則等做了科學闡述。

把握這些要求,結合地區實際特別是比較優勢,長三角區域可以在如下七個方面進行創造性探索,體現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運行機制;打造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構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城鄉融合實現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推動形成都市圈城際間協同發展格局;完善收入分配結構與機制;構筑思想道德建設高地。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濤做了題為“高水平推進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協調發展”的主旨演講。許書記表示,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新要求,緊跟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引,準確定位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先導作用。

許書記表示,全面推進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應當牢固把握創新共建、協調共進、開放共贏和民生共享的總體原則。既要加強黨對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全面領導,也要尊重市場規律,更要充分調動高等教育機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要落實具體舉措,把握關鍵抓手,高水平推動長三角現代化國際教育園區、區域創新綜合體、功能平臺載體和一體化信息服務生態系統建設。

許濤書記強調,長三角地區應當著力打破行政藩籬,加快實現教育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勢互補,全面構建有序分工、錯位競爭及全面協作的教育協同發展格局,率先建設高等教育高水平現代化的引領區,打造全國乃至全球卓越的區域教育協作典范,為深入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發表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區域協調”的主題演講。劉院長認為,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社會進步標準是相一致的,現代化的基礎是強大的經濟實力。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三個與區域經濟相關任務,區域經濟發展使命艱巨。二十大為我們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但也要看到我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居民消費受儲蓄偏好和預期影響,市場潛力與增長潛力不匹配;二是收入差距、地區差距與城鄉差距三大差距風險加大;三是共同富裕任重道遠;四是市場分割弱化資源配置效率。

進一步,劉院長表示,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指數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和啟示。研究成果理論創新,方法先進,資料詳實,結論可靠,值得借鑒。最后,劉院長認為,當前中國城鎮化率是64.72%,未來還將會有3億人要進入城市,城市群必將成為城鎮化的空間載體。通過對比分析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城市群,發現京津冀城市群在經濟規模、投資水平、創新能力、外向型經濟等方面與其他兩個城市群存在一定的差距。未來,京津冀城市群仍要堅持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目標不動搖,通過借鑒學習長三角地區的經驗,以區域聯動有效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覃成林作了題為“以區域聯動助推區域重大戰略協同發展”的演講。首先,覃成林院長對為什么要區域聯動作出解釋,包含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的需要和加快區域發展的需要三個維度。

其次,覃院長表示“上海與全國主要城市區域聯動指數研究成果”具有科學性和決策參考價值。具體來看,指數設計從市場聯動、社會聯動和政府聯動三個維度出發,涵蓋了產業關聯、商貿聯系、創新合作、交通人口、社會文化、公共服務、政府合作七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區域聯動全景以及當前全國區域聯動格局和演變趨勢,同時從戰略、平臺、空間、產業等多個方面提出政策建議,為推動區域聯動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最后,覃成林院長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需要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互動融合?;浉郯拇鬄硡^與長三角需要南北呼應,推動建設東南沿海經濟帶,促進東南沿海地區的區域聯動,釋放出新的發展動能,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首頁  |  干部培訓  |  企業培訓   |  銀行保險證券  |  教育醫療  |  關于我們

地址:楊浦區紀念路8號    電話:021-31129781    QQ:1620963951
友情鏈接:   中共中央黨校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
                      上海市委黨校